世界献血者日 | 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你接收到了吗?--美中嘉和医疗(上海)

健康科普

其他文章

扫码关注 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掌上查询更多肿瘤科普信息

世界献血者日 | 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你接收到了吗?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一项权威发布,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将于2020年6月14日正式上线运行,而今天也正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通知称:“依托电子《无偿献血证》建立“互联网+无偿献血”服务模式,为献血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用血费用直接减免。电子《无偿献血证》与纸质版《无偿献血证》并行使用,具有同等效力。” 此举措的发布使无偿献血的爱心人士能够获得更多便利。


(图片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www.nhc.gov.cn)

据统计,全球每年的输血量达到1.08亿单位,我国《献血法》实施20年来,实现了从个体献血到完全自愿无偿献血的根本转变,无偿献血人次和采血量连续20年持续增长。血液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自己的一个小举动有可能就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拯救一个家庭。



每个人都知道血液的重要性,而承载它的血管却往往容易被人所忽视,或许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印象中,血管疾病离自己还很遥远,保养血管是一般上了年纪才会需要注意的事情。其实不然,据研究表明,“血管垃圾”的累积,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

打个比方,血管就像水管一样,使用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要沾上污垢、管道也会磨损。血管中的垃圾增多不仅会造成堵塞,而且会影响血管本身的健康,失去弹性,变脆易受损。

为什么血管疾病一般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一旦发现时往往情况危急?

这是因为当血管堵塞没有超过70%的时候,人体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而一旦身体产生不适反应,说明血管的堵塞情况已经很严重了,胸痛、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耳垂皮肤出现皱纹这些都可能是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当血管严重堵塞时还可能带来心梗、中风,甚至死亡的风险。



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有300多万,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50%,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左右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左右重残。

要从根本上降低血管疾病导致的致死和致残后果,不仅要重视和治疗严重血管事件,血管健康系统和终身维护、血管病变早期检测和逆转更为重要,我们应该从重视血管疾病治疗转向维护血管健康,规范、科学地早期识别血管病变,做到早期检测、早期预防、早期干预, 以控制疾病进展乃至逆转病变[1]。


下面就和大家聊聊哪些影像检查可以作为检测并诊断血管相关疾病的方法。

1.CT血管造影 (CTA)
CTA 是一种结合旋螺 CT 薄层扫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无创伤性血管造影方法。虽是无创,但需要注射含碘的造影剂,在做之前需要2周之内的肾功能报告(了解其肾功能情况,造影剂是通过肾脏排泄),CTA检查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均优于 MRA 检查,可以做为快速诊断脑血管瘤的方法[2]。

2.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MRA是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可提供血管成像对比的磁共振序列。其特点是无创,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就可以完成,可以在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同时进行,但是分辨率较差,且对于血流速度较慢的患者而言其检查敏感性不高,可以做为一种备选筛查方法。

3. 数字减影技术(DSA)
DSA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其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为各种介入治疗提供了必备条件。主要适用于全身血管性疾病及肿瘤的检查及治疗。应用DSA进行介入治疗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微创领域。但该检查由于需要进行动脉插管,有创伤,且费用高,无法成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


有文献表明,CTA、MRA对巨大颅内动脉瘤大小的诊断无明显差异;在动脉瘤的分辨率方面,CTA要优于MRA;而对于动脉瘤内管腔大小的判定,CTA甚至优于DSA[3]。故CTA值得作为临床诊断脑血管疾病首选方法。



除上述三种血管造影外,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上也广泛被用来诊断血管疾病。超声对血流速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可以发现血流速度明显变快,还可以测量血管是不是出现了狭窄,判断狭窄是不是严重,范围到底有多长,导致狭窄的斑块性质是不是稳定,这几点对于了解血管病变情况和程度非常关键。它的优点是无辐射,便于操作,故可作为定期进行血管检查的首选方法。



读到这里您可能会问,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应用哪些方法来保养血管呢?比如人们常说的饭前运动、冷热水交替洗澡、吃巧克力、喝绿茶这样能疏通血管吗?

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但可以肯定的是,预防疾病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忌酒、多吃蔬菜,适当运动。



我们都知道,堵塞血管的“罪魁祸首”是血脂高,但血脂高有时候不是单纯摄入的脂肪多,而是我们消化脂肪的代谢能力出了问题。所以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过度肥胖、吸烟或缺少运动等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朋友们,在调整生活方式向健康生活靠拢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定期的随访检查和遵医嘱按时吃药,以免耽误了正规治疗,得不偿失。

为了我们都能拥有健康通畅且光滑的血管,从今天开始一起科学预防吧!


参考文献
1. 王宏宇.血管病变治疗与血管健康维护[J].心血管病进展,2007,28(1).
2. 段青顺.CTA、MRA与DSA诊断在脑血管狭窄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9,43(3):249-250.
3.Xiao Wang,John Benson,Bharathi Jagadeesan,Alexander McKinney. Giant Cerebral Aneurysms: Comparing CTA, MRA,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Assessments[J]. Journal of Neuroimaging,2020,30(3).

---
向美中嘉和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放射科李成州主任
对本文提供的专业指导表示感谢

其他文章

扫码关注 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掌上查询更多肿瘤科普信息